Language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2-28

BOB半岛白云鄂博矿又发现新矿物

BOB半岛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25日电(记者贾立君)我国科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又发现一种新矿物“福元铌矿”,再次增加了这一矿产宝库可用铌金属选冶矿物种类。   “白云鄂博矿,是一个巨大的矿物和矿物学研究的宝库。”包头稀土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占峰说,几十年来,这里随铁顺带采出大量的稀土矿物,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稀土矿床;同时,这里还伴生着丰富的铌、钍及萤石等210余种矿物资源,其中铌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广泛应用于特种钢、超导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铌,具有熔点高和超导性等优点,是公开的世界稀有战略性关键金属。铌家族里也有很多“成员”,且各有特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白云鄂博矿床联合发现并命名的新矿物——福元铌矿,经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审查并全票通过,正式获得命名批准。这是继该团队今年在白云鄂博矿床发现鄂博铌矿、翟钪闪石矿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宏瑞告诉记者,这一新矿物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福元研究员的名字命名,以致敬他在淡色花岗岩成因及稀有金属成矿规律研究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特别是他在推动白云鄂博矿物学、矿床学及稀土资源潜力等研究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范宏瑞说,福元铌矿存在于白云鄂博矿床的碳酸岩中,呈红褐色至褐色、玻璃光泽、板状、自形至半自形,是一种具有全新结构与化学成分的金属氧化物类矿物,其五氧化二铌平均含量达67.3%。而五氧化二铌,可用作拉铌酸镍单晶、特种光学玻璃、高频和低频电容器及压电陶瓷元件,也用于生产铌铁和特殊钢需要的各种铌合金。   专家介绍,福元铌矿铌含量高,增加了白云鄂博可用铌金属选冶矿物种类。同时,该矿物是鄂博铌矿蚀变产物,可作为流体蚀变过程中,铌矿物相转变,以及铌迁移行为研究的绝佳对象。
12-28

BOB半岛甘肃:省属企业加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BOB半岛  原标题:甘肃:省属企业加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轻点鼠标,生产车间的天车自动吊运钢板,激光切割机自动切割钢板。挪动鼠标,能任意旋转、拉伸“十字焊接机”的数字模型,进而通过模型查看十字焊接机在车间轨道上的位置、焊接工件、用电量,并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进一步优化排产方案。   这种有人指挥、无人操作、智能优化的生产模式,在兰石重装炼化公司“数字孪生车间”已被广泛实现。小到机器设备、中到生产线条、大到整个车间和公司,都在数字孪生技术支持下,通过技术团队建模、采集数据,在数字空间中拥有了“数字孪生体”,生产管理人员利用“数字孪生车间”系统,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生产运行进行综合管理和智能优化。   兰石爱特互联网科技公司创新共享中心主任冯靖宇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赋能,激光切割机切割钢板的利用率达到90%左右,比有资料记载的利用率70%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智能天车也不需要人操作,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   这还只是个开始。   冯靖宇说,下一步将借助大模型,让数据直接呈现给机器,使机器能够自主学习、分析这些数据,并通过机器指挥机器的方式,实现“黑灯”工厂,推动工业制造迈向工业“智”造新高度。   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的背后,是甘肃省属企业推动产业焕新升级,加力全方位竞逐新质生产力的写照。   甘肃是我国西部老工业基地。甘肃省属企业约83%的资产集中在有色冶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领域,贡献了超过90%的营业收入和超过88%的利润总额,是全省国有经济的“基本盘”,也是我省实施强工业行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势所在、根基所在。   “加快推进我省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形成满足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省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省政府国资委规划发展处处长郭克斌说。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去年以来,甘肃省属企业围绕有色冶金、煤炭、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传统产业领域,加快推进主体装备大型化改造等项目,实施高端化项目66个,完成投资67.3亿元,重塑传统产业发展动能。酒钢集团以装备大型化、高端化为目标,实施炼铁厂烧结机和炼铁工艺装备“三化”升级改造项目、碳钢薄板厂热轧酸洗板镀锌铝镁等重点项目。金川集团开发镍钴高温合金、高端金属粉末等多功能镍钴新材料产品,开发高性能储能材料、新型贵金属材料、高纯金属等产品。白银集团推广运用无人行车、智能机组、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铜冶炼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工厂”名录。   “数字时代”扑面而来,如何点“数”成金、加“数”成势,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省属企业聚焦5G、云计算、大数据等重点技术,厂区内已建成5G基站1500台(套),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上云用数赋智”达到70%,重点生产设备连网率超过40%,打造省级智能工厂5个、数字化车间26个。丝绸之路信息港公司建成“如意云”服务平台,提供数据应用+数据存储融合服务,建设运营“国资国企云”,开展国资监管链、中药材溯源链等开发应用。甘肃能化集团打造以甘肃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全供应链新模式,完成以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和内部数字化采购管理为核心的智慧物流、智能仓储、供应链金融服务、信息资讯服务、大数据分析、碳排放智能分析8大平台开发建设工作,创建了挂牌、竞价、长协、邀约、集合等交易模式。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牛鼻子”。省政府国资委督促指导省属企业充分发挥266个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作用,加强联合创新攻关。目前,省属企业拥有54户专精特新企业、4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牵头组建5个创新联合体,攻克19项重大技术、3项“卡脖子”技术。金川集团自主研发羰基镍丸系列产品,部分牌号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成功开发出1400毫米以上大卷重大宽幅镍带,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甘肃科技集团助剂厂PVC用引发剂新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甘肃省属企业积极抢抓“双碳”机遇,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风电、光电、输配电、储能、氢能、核电、地热能装备制造业。甘肃电投集团统筹推进新能源、调峰电源、抽水蓄能等产业培育与发展,全力构建“发输储用造”一体化发展格局。酒钢集团投资5000万元实施陇西绿色高端铝合金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推进全石墨化阴极低碳节能技术改造,绿色化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近三年来,甘肃省属企业“三化”改造项目投资逐年递增,累计完成396.04亿元,取得了速效并重、量质齐升的显著成效,为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政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12-28

BOB半岛华钠芯能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BOB半岛  近年来,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始终站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口,持续深耕“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全产业链,不断拓宽上下游合作领域和合作深度,逐步向规模大、实力强、技术优、国内一流的钠电行业龙头企业迈进。   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优化工艺增强核心竞争力   近日,在华钠芯能圆柱卷绕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认真监测5台圆柱卷绕机的运转情况,以确保钠离子电池保持优异性能。与此同时,华钠芯能研发人员正在测试钠离子电池在观光车、清扫车上的使用情况,拓展新的应用场景。   从钠离子电芯到钠离子电池系列产品,技术工艺始终是核心和关键。“我们必须对钠离子电芯的工艺进行一次次革新,才能保证产品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华钠芯能工艺工程师张兴说。   张兴进一步解释称,拿电芯负极包覆正极来说,包覆精度要求较高,如果精度不够,一是会导致电芯容量损失,二是会导致析钠,也就是在钠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极上形成的氧化钠离子析出,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现在,电池行业多数包覆精度要求是0.5至1毫米。   2023年底,华钠芯能决定进一步提高圆柱电芯负极包覆正极的精度,突破电池行业包覆精度为0.5至1毫米的通用标准,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质量与性能。为此,华钠芯能对圆柱电芯工艺全流程进行改进,经过3个多月努力,将包覆精度提升至行业领先的0.3至0.5毫米。   华钠芯能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准创新方向,优化创新成本,实现量变到质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圆柱电芯的容量从3.5安时提升至3.6安时。提容成功后,能有效提高圆柱电芯产品续航时间。”张兴说。   生产车间。   驰骋市场提升领跑力   不久前,华钠芯能生产的钠离子电池煤矿应急电源在景福公司成功送电,为煤矿安全稳定可靠供电提供了“第三电源”。应急电源具备多方面优势,包括技术先进可靠、维护成本低、具备削峰填谷功能等,同时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应急电源具有环保、低碳等特点。   “应急电源能在煤矿外部双回路供电全停的情况下,担当‘生命电源’,稳定支撑关键设备负荷2小时以上,可保障紧急情况下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升井,为煤矿安全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华钠芯能储能集成组负责人穆晶昕表示,应急电源还可以实现无人值守时,电网供电与应急电源供电间的快速自动切换,特殊情况下可实现零切换,避免因供电电网瘫痪而造成的各类事故。   目前,钠离子电池煤矿应急电源已推广至省内其他煤炭企业、省外内蒙古等地的煤炭企业。另外,在储能领域,华钠芯能正在与内蒙古电力集团示范性钠电储能项目、国电投阿拉善项目、辽宁清河电厂储能项目积极对接。   钠离子电池煤矿应急电源是华钠芯能生产的钠离子电池产品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华钠芯能在多领域、多场景布局推进多个项目,包括钠离子电池井下无轨胶轮车、钠离子电池电动两轮车等。   在华钠芯能PACK模组研发实验室,整齐摆放着2000套PACK电池组,即将交付山西某企业。“2023年,我们给该企业交付了100套小批量产品,他们对我们生产的钠离子电池组评价很高,2024年初又和我们签订了1万套电池组的销售合同。目前已有几千辆使用华钠芯能钠离子电池的电动车疾驰在城市街道。”华钠芯能营销中心储能事业部部长李晓刚说。   为加强电池管理,华钠芯能电池管理云平台将为钠离子电池建立“身份证”,持续监测电池运行和使用状态。   生产车间。   华钠芯能将继续以工艺优化为抓手,推进提质增效,打开市场、抢占先机,走好钠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12-27

BOB半岛山东日照:抢开局促生产 夺取首季“开门好”

BOB半岛  人勤春来早,节后开工忙。春节过后,日照市多个项目和企业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抢开局、促生产、抓订单、拓销路,奋力夺取首季“开门好”。   落户五莲县潮河镇的日照鹿鸣杉境文旅康养项目,是山东省2023年重点文旅招商项目,春节过后,施工人员正在加快内部装修。   “到目前为止,正在对二楼三楼的地面、墙面进行一个加急的工程推进。”鹿鸣杉境项目经理武光磊说道。   鹿鸣杉境项目概算总投资4.1亿元,全面达效后,可实现亩均产值126万元,带动就业300人,同时为800余位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预计2024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们将聚力把鹿鸣杉境项目打造成五莲县养老产业的样板和标杆,全市医养健康产业的领军项目。”武光磊说。   在日照利尔高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提升机、无人操作堆垛机将货物在不同货位之间来回运送,高20余米的智能立体货仓堆满了成品耐火材料。日照利尔经过智能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全面实现了耐火材料全线自动化生产。   据日照利尔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陆升介绍:“去年公司顺利完成12.9亿元的产值,今年计划完成14.5亿元的产值,公司订单比较稳定,年初三我们就开工生产了,日产量20吨。”   位于山海天的山东海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冷链物流、仓储、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冷链物流及仓储型龙头企业。春节过后,公司仓储转运业务忙个不停,装卸工人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装卸近30车货物。   山东海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黄海伟介绍,目前,库内储存货物品种约10余种,主要包含肉类、水产品,总储存量达10万余吨,日吞吐作业量达30标准箱,约2000余吨。   正月初五,日照锦华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全面复工复产,公司二期钢结构厂房正在进行安装调试,计划正月十六正式投产。    “我们主要上了数控切割机,还有激光切割机,还有就是U型组立机,端面铣,还有大型抛丸机,向数字化方面发展,大大提高了效率,还有生产能力,二期厂房计划上三条钢结构生产线,能够适应咱这个钢结构目前生产形势和能力。”日照锦华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刘刚强说道。   日照锦华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二期厂房总投资约2000万,总建筑面积约9000平米,全部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2万吨。   日照锦华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宏文说:“2024年我们接的订单大约在5000吨多左右,我们公司将抢抓钢结构装配式发展机遇,着力提升公司重钢生产能力,力争钢结构年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为助力日照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锦华力量。”(宗杰 刘刚 陈忠满 孙燕 陈冠宇)
12-27

BOB半岛瞄准1500亿元目标 涪陵发力新材料产业

BOB半岛  10月19日,涪陵高新区秋雨绵绵。   在园区卡涞科技生产车间,数十台设备满荷运转,一根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玻璃纤维经过预成型、成型、激光切割等工序后,最终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所需的外壳箱体。   总部位于杭州的卡涞科技,是一家从事新材料研发制造的行业“独角兽”企业,去年落户涪陵后已建成投产6条产线,年产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60万件,其下游合作伙伴不乏宁德时代、长安汽车等行业巨头。   材料产业历来是涪陵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其中新材料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按规划,涪陵区将用五年时间将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做到15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瞄准1500亿元产值目标,涪陵特色新材料产业已具备哪些基础条件,未来还将如何发力?   布局11条先进材料产业链   数据显示,去年涪陵区材料产业产值实现1137.8亿元,建成我市首个千亿级材料产业集群,其中以聚氨酯、聚酰胺、聚酯为主的高分子材料产业突破500亿元,占了一半以上份额。   通过高端补链、终端强链,涪陵区着力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吸引了一大批新材料产业行业龙头企业落户。   在位于涪陵临港经济区的重庆万凯产品陈列室,各式各样的保鲜盒、包装瓶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产品的原料正是重庆万凯生产的食品级聚酯切片。   “我们将石油衍生物PTA经过提纯、消毒后,再与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最终加工成颗粒状的PET瓶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的包材生产。”重庆万凯负责人郑兵告诉记者,自2018年在涪陵区建厂以来,已建设投产了三期项目,形成年产PET聚酯瓶片180万吨的产能。   四年建成百亿级企业,像重庆万凯这样的新材料企业,为何能在涪陵快速成长?   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涪陵区深入推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打造生态”的产业变革。在材料产业方面,他们抢抓全市建设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机遇,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上下游高效贯通、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进一步从大局中把握自身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   具体而言,涪陵区将补链强链作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升级跃迁的重要支撑,率先谋划了化工新材料、动力电池新材料和汽车轻量化材料、前沿新材料3大产业赛道,布局聚氨酯树脂、氨纶、轻合金汽车零部件材料等11条产业链,滚动建立起百亿级企业库、领军企业库,培育壮大了一批链主企业。   为让企业快速成长,涪陵区推行“一企一策”重点培育方式,通过产业规划、政策支持、项目服务等全方位赋能,促进资源要素向在库企业优先集聚配置。比如去年,涪陵区就成功引入卡涞科技,创造了从洽谈签约、开工建设到首件产品下线,用时不到半年的涪陵“卡涞速度”,补齐了涪陵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   走进位于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的重庆华峰聚酰胺生产车间,飞速旋转的卷绕机正纺出洁白的氨纶丝,成为高端服装制品的重要原料。整个车间只有两三个工人,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技术,工人坐在电脑终端,即可完成压力、温度等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控、校准,精准把控每一个生产流程。   作为涪陵区新材料产业的标杆企业,重庆华峰化工通过对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完成基础信息化、应用数字化、流程可视化和决策智能化等数字化转型,建成3个数字化车间、1个智能工厂、1个市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目前工厂关键设备联网率达到100%,5G融合网络联网率达到80%以上。   “创新是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关键词,要下好‘先手棋’。”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实施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以产业科创和数字化为材料产业迭代升级赋能,涪陵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突破点。   以“科创+”“绿色+”为导向,涪陵区联合中科大、港科大等,成立了“企业+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载体”等联合体10个,整合上下游企业、高校、产业研究院等科创资源,摸排企业技术需求和“卡脖子”难题,加强科技攻关。   去年3月,理工清科研究院落户涪陵高新区,瞄准MOF材料这一前沿科技,建成了覆盖材料基础研究、工业级合成与生产、工程应用等全链条创新性的研发、生产与应用体系。研究院负责人介绍,MOF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分离、生物医药、航天等领域,以此为基础,研究院建成了全国首个日产百公斤级晶态多孔聚合物生产线,其自主研发的MOF改性纳米纤维材料已顺利完成中试。   在数字化改造方面,涪陵区以“产线、车间、工厂”为基本单位梯度,深化数字化装备、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推动传统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目前,涪陵材料产业共建成6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1个市级智能工厂和29个市级数字化车间。   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有待增强。”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当前涪陵新材料产业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梯队协同、优势互补的集群效应还不够突出。   为了招引到更多大项目、好项目,今年以来,涪陵区紧扣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目标任务,成立了产业链招商小组,围绕石墨烯材料、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气凝胶复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绘制图谱,定向招商,为上下游产业布局创造更大空间。   在招引过程中,招商小组重点瞄准产业链条的短板断点,筛选了产业带动强、技术含量高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龙头、“独角兽”企业等作为重点对接目标,建立产业招商指导目录,着力引进填补空白、链接上下游的关键项目、核心项目。   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季度招商引资活动中,涪陵区就再添两大新材料重点项目,分别与杭州领核科技、重庆聚购科技签约落地了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生产、热法纳米钛酸钡电子陶瓷材料两大项目。其中,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相比于市面上常见的超导材料,具有高电流密度、高可靠性、经济性等特点,可应用于医学、军工、船舶等领域,填补市场空白。   另外,涪陵区还将升级“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征集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项目合作需求,实施高端、科创、青年、产业四类人才工程。目前,依托慧谷湖科创小镇,涪陵区已引入高端研发机构16家,以校企联合、项目引智、高端引才等方式构建形成先进材料高端人才体系,累计引进创新团队3个。   “未来五年,涪陵新材料产业有望实现倍增发展。”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培育一批优势企业、提升一批专业园区、打造一批产业服务平台,形成龙头企业牵引、配套企业协同、公共服务完善的新材料产业生态。力争用五年时间,涪陵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500亿元。   记者 左黎韵
12-27

BOB半岛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中国加速能源革命

BOB半岛  新华社太原8月19日电(记者柴海亮、王学涛、张栩)走近阳泉,公路两侧山上出现成排的风力发电机,像巨大的灯塔。空气清新,天空湛蓝,与煤炭城市的刻板印象形成鲜明对比。   位于中国中部山西省的阳泉市是有名的无烟煤基地。走进这座城市,人们会看到许多建筑上印有煤炭企业的标志,这里大多数家庭与煤矿有联系。   7月31日拍摄的娘子关发电厂。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阳泉采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清末,随着一条铁路的修通,境内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炭。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的煤炭产区和能源基地,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不过随着资源减少和环保节能的需要,曾经闪亮的乌金色正在逐渐褪去。   娘子关发电厂是20世纪60年代依煤而建的工厂,如今已关闭多年。兴盛时,厂里有5000多名工人和家属,现在仅留守50余人管护资产以及为退休人员服务。   这座发电厂是当时全省最大的电厂之一,安装了山西第一台10万千瓦高温高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那段时间,人们的梦想是进厂当工人。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环保政策,娘子关发电厂于2009年关停。”晋能控股集团下属的娘子关发电公司副总经理王永刚说。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5.3%,比2022年下降0.7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26.4%,上升0.4个百分点。   2019年,山西省正式获批牵头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煤炭巨头们加快走上绿色转型路。   7月31日,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圆柱电芯制片卷绕机上操控设备运行。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是中国重要煤炭企业之一,它已在2020年更名为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不仅从事煤炭生产,还进军到钠离子电池、光伏、高端碳纤维、生物降解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在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正在生产钠离子电池。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院长王可琛介绍,钠离子电池安全性高、成本低、耐低温,而且钠的储量比锂丰富,无烟煤还是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上佳原料。   在山西华储光电有限公司新建的光伏产品制造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操作机器生产。曾在阳煤三矿当过10年采煤队长的车琳智,因三矿资源枯竭关闭,选择来到山西华储光电有限公司参加新厂的就业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光伏组件的基本理论和生产程序。”车琳智说,“这些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自己提前做了功课,虽然没拿高分,但现在已熟悉这个行业。”   7月31日,工人在山西华储光电有限公司新建的光伏产品制造车间忙碌。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摄   山西华储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表示,他们可能是阳泉历史上第一代不从事煤炭生产,而寻求另一种能源替代的人。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国。中国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稳居世界第一。由于中国对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投资,从2010年到202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成本下降约82%,陆上和海上风电装机成本分别下降约35%和41%。   虽然煤矿仍在生产,但技术在升级,更加安全智能。在华阳二矿地下415米,自动挖煤机取代了工人做最危险的事情。这里明亮干净,工程师们从10公里外的地面调度室里发出采掘命令。   8月1日拍摄的华阳二矿调度指挥中心。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近日,中国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等作出系统部署。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出生在阳泉一个煤矿职工家庭,在娘子关发电厂当了20多年的工程师。在他写的一个有关煤矿的科幻小说中,虚构人物刘欣的父亲患了尘肺病,去世前要求儿子再也不要下矿井。   刘欣大学毕业后,决定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让挖煤不再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甚至让人们可以在蓝天下挖煤。他引入了煤炭气化技术。   据了解,由于科学家们的努力,包括借鉴航天领域喷射器的设计,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已取得明显进步。   “现在是中国人把科幻小说变成现实的时候了。”王可琛说。车间里一张关于钠电池技术进化示意图上,提到了儒勒·凡尔纳。他在《海底两万里》中首先提出用大海里丰富的钠来生产一种新的强大的电力装置。目前华阳集团生产的钠离子电池已应用到动力型车辆、煤矿应急电源、工商业储能等多个领域。
12-27

BOB半岛七师胡杨河市电子新材料产业聚能成群

BOB半岛  11月25日,位于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北经开区”)的新疆紫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琅电子”)化成箔生产车间内,12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   紫琅电子是一家集铝电解电容器、专用中高压化成箔、研发、制造、销售的专业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是江苏南通三鑫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今年以来,公司一边忙生产、一边忙建设,大力整合资源要素,投资建设电解电容器及电解电容器专用化成箔项目,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产业“链式”发展。   “今年2月,公司正式投产。一期投入6条生产线。截至10月,实现生产总值六千万元左右。同时,后面的6条线已调试完毕,预计12条线全年生产总值约2.2亿元。”紫琅电子办公室主任姜忠杰说。   据了解,紫琅电子电解电容器及电解电容器专用化成箔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二期计划建成10条电解电容器生产线;三期计划建成28条化成箔生产线以及10条电解电容器一体自动生产线,预计于2025年4月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天北经开区第一批电容器生产企业,有利于完善电子新材料产业链布局,对打造化成箔产业链的延伸具有重要意义。   “二期电容器的主体厂房已经建设完毕,计划明年试运营。项目达产后,可生产引线电容6600万只、牛角形电容11650万只,全年的产量产值约1.8亿元。”姜忠杰说。   保障上游、做强中游、延伸下游。走进新疆科拓达化工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拓达化工”)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着灌装生产好的磷酸产品,叉车来回穿梭,装卸包装好的磷酸产品,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公司从9月27日正式投产以来,已经生产磷酸1100多吨、销售1084吨,销售收入达810多万元。”科拓达化工总经理曾宪金说。   据了解,科拓达化工成立于2019年,是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七师胡杨河市电子新材料产业体系招商引资而来的上游企业。该公司以黄磷为原材料,通过热法磷酸工艺,加工生产磷酸产品,目前主要生产85%电容级磷酸。   “产品销往师市辖区范围内的电极箔厂及乌鲁木齐市、八师、五师的相关企业,我们还将开拓其他市场。”曾宪金说。   目前,公司聚焦抓建设、延链条、拓市场、增效益,计划投入3条食品级磷酸及磷酸盐系列产品生产线,进一步提档升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延链,产业强链。七师胡杨河市将持续围绕“3+3”产业体系、十大产业链发展格局,加大产业链项目招引,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师市电子新材料产业聚链成群、蓄能成势。   作者:郭雪雪 彭兴虎 缪新亮
12-27

BOB半岛河南省持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BOB半岛  9月20日,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间实验室内,倪赛雨正和团队小伙伴们一起专注地进行电池容量检测。作为一名00后创业者,倪赛雨和团队在磷酸铁锂电池电芯激活保养领域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让更多旧电池变废为宝。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职业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作为教育大省、人力资源大省,河南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长期居全国首位。回顾来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越来越优、吸引力越来越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越来越深,成为我省产业升级发展的助推器。   学科跟着产业走   专业围着需求转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开设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专业(北斗应用技术方向),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专业,也是我省2024年职业教育示范性新兴专业点。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通过传统专业提质、新兴专业扩容、未来专业培育、特色专业赋能、骨干专业升级,立项建设省级示范专业点425个,重点建成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今年6月,我省发布了《河南省重点产业对应职业教育紧缺专业设置指导目录》和《河南省重点产业链紧缺岗位参考清单》,引导职业院校主动对接服务“十大战略”紧跟产业需求增设优质、紧缺专业,淘汰老旧低质专业。   2023年以来,全省新增高职专科专业点507个、撤销老旧专业470个,专科专业点总数达到5821个,其中,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关专业点增加至1324个。一加一减中,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超过70%。   产教融合   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近日,由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牵头,新能源智能制造工匠实验室与企业技术人员联手攻关,研发出的“多功能锂电池智能封口激光焊接机”顺利投产,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到了“生产线”。   工匠实验室建设项目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创新探索。今年,我省确定了首批20个省级工匠实验室,涵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制造业智慧化改造等专业领域。在全省范围,围绕“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改革,已建设234个工匠实验室,成为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企业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效益提升的重要载体。   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省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   围绕“郑州航空港区”等产业热地、创新高地,组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教联合体、洛阳高新制造产教联合体等17个市域产教联合体;聚焦我省主导和优势产业以及重点培育的28个千亿级产业链,打造一批跨区域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先后认定54个省级示范性产教融合型职业院校和30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让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同向同行,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协同强化人才培养   9月19日,在漯河食品职业大学的食品加工技术实训中心,同学们正在生产线上进行生产操作。目前,该校建有6个实训中心,同时与企业合作建成7个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生产经营场所,企业生产经营和学生实习实训双管齐下。   项目“搬”进校园,产教双向奔赴。我省已确定了首批21个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类)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立项建设单位,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建设了5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让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省教育系统累计完成培训任务300余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00余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0余万人。我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学校,有力支撑了河南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记者 曹萍
12-26

BOB半岛石嘴山高新区主导产业向“新”攀“高”

BOB半岛  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石嘴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间间看似普通的工业板房里,一家家身怀绝技的创新型企业就在其间。它们向新材料、新技术、新行业进军,努力成为石嘴山工业乃至宁夏工业布局未来产业的先锋,蓄势而发。   走进石嘴山先进材料协同创新工程中心,先进成形中试车间充满了科技感。   “这台设备可不简单,它拥有令人惊叹的打印能力,能够精准地打印出1×1×1.5米的大尺寸复杂薄壁金属构件。”该中心运营总监姜韬自豪地介绍起一台金属型3D打印机设备。   长期以来,宁夏众多高端金属材料企业被“难熔金属的激光精密成形”难题深深困扰,诸如高熵合金、钽粉、铌粉等金属材料构件的成形加工,成为横亘在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而这台金属型3D打印机设备,就是专门为解决此类棘手问题而量身定制的“利器”,其打印出的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品质,在追求极致精密与高性能的航空航天、医疗、化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为这些行业的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打印设备还具备一项神奇的激光表面熔覆功能。   在企业日常生产中,机器零部件由于长时间持续运转产生磨损,逐渐老化,无疑会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在这种场景下,这台“打印机”便能大显身手,它所具备的选区激光熔覆技术,能够对磨损的机器零部件进行精准高效的激光修复。经过修复后的零部件,其耐磨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为企业稳定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拥有这种“高精尖”能力的新材料中试车间,工程中心共有6个,有的能熔炼成分均匀、纯度高的高熵合金材料,有的可制备难熔金属粉体材料,解决了业界头疼的难熔金属均匀化难题。   工程中心隔壁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石嘴山)晶体材料联合研发基地,同样来头不小。这家科研机构于2023年7月落户石嘴山高新区,围绕人工晶体材料研发方向,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市场孵化的完整技术转化链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担任项目顾问,宁夏钜晶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锋担任副组长。 “随着5G、6G的研发推广和落地,未来钽酸锂晶片的需求量将成倍增长,前景很好!”张学锋的语气很振奋,大尺寸晶体材料是目前制作射频芯片的唯一材料,世界上达到产业化水平的国家少之又少。他带领研发团队突破了大尺寸、超薄钽酸锂晶片的黑化关键技术,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低温漂、高机电耦合系数钽酸锂晶片。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石嘴山分中心,同样释放创新动能。   该中心发挥西交大学科、人才、研究等优势,围绕石嘴山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对先进适用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转移、人才交流合作、创新载体建设、协同创新等服务。合作以来,面向石嘴山发布成果171项,处理各类企业需求251条,促成技术服务交易合同31项。   除了产学研基地,园区还创建了稀有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8个科技创新平台,汇聚起一大批科研人才。   2023年,石嘴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值达252亿元,在全区24个工业园区中排名第七。拥有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两大优势,石嘴山高新区的未来产业发展令人期待。   “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园区在产业分布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占比达73%。”石嘴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瑞说。园区现有企业204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专精特新”企业2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初步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电子信息“3+1”产业体系。在自治区园区考核中,连续4年位列优秀等次,先后获评国家绿色园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材料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对于园区的未来发展,李瑞信心十足:“‘百日攻坚战’擂鼓催征,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中色东方超导铌腔、金晶TCO导电玻璃、柯派司钽铌电容器、电力电子半导体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先进材料协同创新工程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全力以赴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陈 郁 陈 瑶 李宏亮)
12-26

BOB半岛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党建赋能迎峰度冬枢纽变电站扩建改接

BOB半岛  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供图)   “合上3号主变203开关!”12月11日,四川省达州市220千伏化工园站完成3号主变冲击合闸、10千伏3段母线充电、5、6号电容器投运,标志着220千伏化工园变电站改(扩)建工程正式结束。   据悉,220千伏化工园变电站是达州市高新区供电的核心枢纽变电站,主要承担着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重要用户的电力负荷,同时也是达州燃机电厂、河市电厂上网点和达州电力集团下网点。工程建成后,能够提升该片区33%的供电能力,“双高铁”达州南牵引站、百亿级蜂巢能源可靠性大幅提高。   由于该工程存在涉及专业多、窗口期短、工作量较大等难点,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党委积极开展“党建+”工程,组建4支以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骨干为核心的党员突击队,设置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着重从安全督导、电网调度、线路运维、客服保障等方面发力,推动该工程高质量完成。   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供图)   践行宗旨 守护工业生命线   “请加强应急人员值班,做好停电事故应急处置准备。”10月29日,为最大限度保障220千伏化工园变电站扩建期间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高危及重要客户的供电可靠性,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客户服务党员突击队主动上门服务,提前向5户大工业客户电气负责人进行风险预警告知并开展用电检查。   突击队向客户详细解释220千伏化工园变电站停电施工的必要性和供电影响,共同制定停电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详细规定了停电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流程、人员分工、设备操作等关键环节。随后,突击队携带局放检测仪、红外成像仪等专业检测仪器,进行了详细排查。7天后,双方携手针对排查中发现的客户外线设备老化、线路杂乱、树障隐患等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对整改过程中的环节进行了严格的风险评估和监控。   工程建设期间,突击队还严格落实电网风险预警和预控措施,通过“人巡+机巡”的方式对用户专线进行特巡,对林区线路和易外破点加大巡视力度。   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供图)   支部联建 共绘平安同心圆   “110千伏园堰二线171开关由运行转热备用。”11月1日6时16分,在220千伏化工园变电站内,随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第一条调令下达,化工园扩建改接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220千伏化工园变电站作为枢纽变电站,此次工程220千伏和110千伏设备轮停期间,达州电力集团、白腊坪牵引站供电存在一定风险。国网达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支部在方案编制时,开展“统一调度 共保平安”行动,发挥“党员专家工作室”攻坚作用,主动联系地方电力、电厂、牵引站专家骨干开展联合会商,分析电网薄弱点,优化工程建设期间达州市电网运行方式。继电保护责任区和自动化党员责任区联合地方电网梳理校核保护配合图,自动化系统技术。严格实施地县(配)调、国地两网应急调度,确保发生停电事故时能及时恢复对重要用户的供电,做到快速启动、快速响应、快速处置。该工程建设期间,达州市电网运行平稳。   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供图)   党员攻坚 抢抓停电窗口期   11月的达州一直阴雨绵绵,影响了室外作业的进度。11月20日凌晨2点雨势渐停,现场施工党员突击队队员吴健华和班组成员抓紧时间对110千伏新扩161、162、103、174间隔做耐压、局放试验,随后对其进行了X光检测。检测合格,第二天110千伏母线成功带电,恢复原运行方式。   达州公司党员突击队的队员们始终坚守在工程第一线,不断完善措施,联合专业部门及时协调并解决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难点问题,特别是在高效组织协调此次化工园站110千伏进出线临时改接施工作业上,确保了站内110千伏出线对多个重要厂矿的不间断供电,顺利完成了负荷转供,解决了110千伏母线全停期间用户用电问题。不仅如此,党员突击队的同志们在施工过程中践行绿色施工管理,贯彻落实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次工程自11月1日开工以来,220千伏亭子站恢复有人值班,富城站恢复有人值守,出动变电运维人员48人、输配电运维人员63人,现场施工人员98人,对重要线路、变电站开展特殊巡视482人次,确保了工程高质量完工,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应可靠。(向姝熹、赖珊)

总部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科兴路西段606号

电话:0086-28-82091028

电子邮箱:admin@tianyihe111.cn   

版权所有:BOB半岛·综合(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服务支持 | 滇ICP备92203928号-1

BOB半岛电子移动端